close

美力.gif 

商業周刊 第903期 2005-03-14 撰文者:楊蕙菁

十年來,麥肯錫雇用MBA的比例下降三成,十年來

設計公司的股價漲幅超過二○○%,三年前,台灣科

公司開始延攬美學大師進入企業當監察人……美學

風格年代,唯有情感觸動才能讓產品和服務升級;

學與技術並行的年代,企業和個人都需要一本美的

摺。


 
有人說,現在台灣最忙的兩個人,一位是鴻海董事長

郭台銘,一位是蔣勳。

「郭台銘」與「蔣勳」,兩個名字所代表的符號,截

然不同。一個是身價逾七百億元的台灣科技首富,全

球電腦代工皇帝;另一位在媒體上,從來不是用身價

去標記,但他的分量,卻與郭台銘等量齊觀。

蔣勳,台灣目前最炙手可熱的美學大師。今年起,蔣

勳應明碁董事長李焜耀之邀,固定為明基的時尚設計

中心與行銷部門設計演講。永豐餘董事長何壽川,去

年起也定期邀請蔣勳為員工演講。甚至,總統夫人吳

淑珍也邀請蔣勳進官邸,為第一家庭成員上課。蔣勳

的演講,場場爆滿。

美學:台灣新顯學

美學,成為台灣的新顯學,不管企業或個人,手上都

要有一本「美感存摺」,因為它是新競爭力,我們稱

它為「美力」。

「我一看到我就完了。怎麼會這麼樣子的吸引你?真

的是厲害,我當場就買了。那個乾淨的一個畫面在那

裡,說服力這麼強。」「我昨天晚上幾乎一個晚上不

能睡覺,看著剛買回來的Apple G5,滑鼠摸起來,

真的像是愛人的手…整個鍵盤的感覺,真是嘆為觀止

。然後一開機以後那個光,真是漂亮,我把整個燈都

暗掉,去感受那個感覺。」「iPod也是,那個觸感,

用大拇指轉的時候,觸感真是驚人。」

這是蔣勳發出的三段驚嘆詞,對蘋果電腦的Apple G5

與 iPod MP3播放器。美學大師與科技產品所激盪出的

火花。

美,是一種競爭力,當競爭力迸發時,反映在企業面,

是驚人的產值與財富;反映在個人,則是倍增的職場競

爭力。這是一個「美力」的時代。

以iPod來說,這個一百五十八公克的白色小精靈,去年

在全球颳起一陣白色旋風,狂賣八百六十萬台,讓蘋果

股價一年內飆漲四倍,股價衝破四十美元,市值比去年

同期暴增二百五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七千六百八十五億

元)。蘋果電腦更因此打敗Google,成為今年最有價值

的品牌。

iPod 風暴只是宣告「美力」時代來臨的一個例子,所有

靠美力賺錢的產業都創造出驚人的產值。比如說,精品

業龍頭路易威登二○○三年的營收高達一百一十九億歐元

(約合新台幣四千八百二十八億五千萬元),相當於三個

台積電,毛利超過六成,淨利則成長逾三○%。而與美力

直接相關的設計業,根據英國Design Council所做的研

究,重視設計的公司股價成長是一般公司的兩倍

該研究統計,過去十年(一九九三年到二○○三年)來,倫敦

金融時報一百種股票指數(FTSE100)裡,設計類公司的指

數漲幅高達二三二%,新興設計類公司漲幅更達二四四%

,兩種類型公司股價的成長是大盤的七倍以上。韓國漢城

國立大學則研究指出,企業每投資一塊美元在設計上,銷

售就增加十九美元。

趨勢:藝術碩士很搶手


七倍,十九倍,都是美力的展現。在職場上,高「美力」

的人才也炙手可熱,這樣的趨勢率先反映在企業執行長

養成大本營的MBA教育。

二○○四年二月的《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就指出,哈佛的MBA課程一○%的錄取率可能

已經有人覺得很低了,可是跟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的藝術碩士課程比起來就不算太困難了,這

裡的錄取率只有三%。不僅如此,由於,藝術碩士文憑

是目前美國商場上最熱門的資格,以至於美國各大企業

爭相到羅德島設計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還有密西根

的克藍布魯克藝術學院獵才。

藝術碩士熱門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現在的公司越

來越體認到,在目前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唯一可以脫穎而

出的辦法就是讓產品在實體上更美麗、感情上更吸引人

;另一方面主要原因是取得MBA學位的人越來越多,

使得MBA變得比較不值錢。


總而言之,《哈佛商業評論》認為藝術碩士即將成為一

種新的商業學位,企業界需求的「新MBA」。

連美國的執行長都要換腦袋,看待這項轉變趨勢。通用

汽車副董事長Robert Lutz 就任北美董事長時,記者問

他覺得跟前任董事長有何不同?他回答:「右腦勝出,

我把通用定位成一個藝術產業。」

在歐洲也是如此,英國劍橋大學商學院的招生委員會副

主任Simon Learmount就指出,要進劍橋商學院的菁

英除了要有短時間內事業有成的企圖心外,另一個額外

要求就是要具備美的素養和開闊的心胸。

而在台灣的企業界,「美力」人才出頭天的趨勢也加速

開展。被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稱為「

台灣蘋果電腦」的BenQ,其靈魂人物,就是時尚設計

中心總監王千睿,這位美術系畢業的設計師的身價是十

年前藝術系、音樂系畢業生所無法想像的。去年,王千

睿的團隊有七項產品獲得有「設計奧斯卡獎」之稱的德

國iF獎。

在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的全力背書下,王千睿把古埃

及和希臘人體美學的教材搬進會議室企業,並且找不同

領域的老師談中國藝術史、談西方文藝復興、談人體美

學,然後天馬行空亂想:中國五千年前玉的觸感有沒有

可能用到面板的設計上?產品可不可以像宋朝瓷器上的

釉料那麼有質感?

電腦與古埃及,過去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子事,如今

開始並存於一流企業。

「功能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技術與美學並行的時代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李仁芳提到,

就像是去一家餐廳吃飯,好吃已經是基本要求,今天餐

廳的擺設和氣氛從過去的配角變成了主角,所以,功能

已經是基本,分不出差異,外型強調的美感風格已經超

越功能本身;換句話說,這是一個美和風格決勝負的時

代。

 

麥肯錫:MBA雇員下降

全球各大企業率先體認到這是一個美與風格的年代,以

至於用人的邏輯也在轉變。全球企管顧問公司龍頭麥肯

錫是一指標。一九九三年,麥肯錫的雇員裡有六一%是

MBA畢業生,十年後的二○○四年,MBA背景的員工

比率下降至四三%,十年來跌了三成。《哈佛商業評論》

分析這樣的趨勢,企業界對基本MBA的技術性訓練需

求已經下降,反而對具備藝術素養的人才需求大增,因

為商業界清楚知道,能讓他們的產品和服務與競爭對手

有所區隔的,唯有風格和情感觸動。

在台灣,也看到一些微妙性的轉變。連續五年每股獲利

都超過五元的上櫃公司佳必琪,生產的產品是硬邦邦的

連接器,但卻是台灣第一家邀請藝術家(蔣勳)擔任企業

監察人的科技公司,將美學直接帶進企業管理。佳必琪

總經理張舒眉表示,如果管理者對美有感受,在風行草

偃下:「企業是更有和諧性的,然後也更自我管理的。」

 

蔣勳:不懂財務的監察人

蔣勳是一個看不懂財務報表的監察人,但在調整這家公

司的情境氣氛,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張舒眉形容,因

為帶進美感,走進公司的氣氛跟感覺就很不一樣,「我

們少掉了非常商業的那種對立,所有東西都是建立在利

益的基礎上去做談判、檢討。對客戶、上下游就產生一

種比較好的氣氛。」張舒眉今年就計畫,把尾牙的抽獎

部分轉作藝術活動,將員工送進國家戲劇院五次,因為

,「沒有接觸,就不會開竅」。在生活裡,聲音無所不

在,色彩無所不在,光線無所不在;美力,也無所不在

。但在台灣企業界,雖然已注意到美學的價值,卻尚未

體認到這是企業文化的質變,不只是設立一個設計部門。

蔣勳之前到總統府去演講時,就曾問到:「你們辦公室

這樣,怎麼治國啊?」他說:「這種用三夾板隔來隔去

的辦公室,他們覺得好像很樸素,可是我說不是耶,你

們在治國耶,你們需要有一個view(宏觀的觀點),你要

有一個視野,有一個vision在裡面。前面堆得亂七八糟

,你怎麼治國?真的在治國的時候你要有一個氣度出來

,不是要豪華,可是要寬闊,要有寬闊的感覺。」

 

台灣:缺一本「美感存摺」

以製造代工起家的台灣,從總統府到企業、到街景,反

映出這是一個缺乏一本「美感存摺」的社會。建築師黃

永洪有一次和從上海來的官員一起開會,會議中上海的

官員忍不住問他:你們台灣人的生活所得那麼高,沒想

到台北市的環境是這個樣子?這些上海官員到了台北市

政府門口,看到外面掛滿了各色海報,加上正值元宵燈

會,還以為是到了電影院。

而如果一個社會的人民對生命沒有感動,沒有愛過、恨

過、痛過、熱淚盈眶過……,他的美感存摺裡,是不會

有進帳的。企業與組織,亦是如此。可喜的是,這個社

會的美感文化正在啟動,美的競爭力正在發芽。

現在包括臺大醫院都在嘗試,不同的病,使用不一樣顏

色的病房,音樂也不一樣。因為,聲音跟色彩會使你的

內分泌改換。在職場上,有些空間讓你不想跟人溝通,

有的空間讓你可以放鬆一點……。這些,都需要有美力

、細膩的觀察與回應。

台北縣新店早上九點半,優人神鼓的十二位團員們正在

牆壁斑駁的創團辦公大樓內揮汗練習,「砰、砰、砰…」

響音渾厚傳遍走廊。

儘管場地老舊,但是團員們的情緒卻很高昂。比起過去

十五年幾度面臨解散的掙扎,去年鴻海、廣達、光寶和

宏碁等科技大廠,都邀請它去表演,讓創團十六年的優

人神鼓首度獲利,總算有三十萬元的盈餘。優人神鼓創

辦人劉若瑀驕傲地說:「幾個老闆都跟我提到,邀請優

人,可以讓員工看見一種堅持產生的穩定力量。」

有一句中國老話說:「富過三代,才懂吃穿。」相對於

歐美先進國家,台灣正在隨世界起舞與轉變。

 

MBA:也學設計、戲劇

企業是這次轉型的發動機。他們率先洞察到世界潮流

的轉變,開始在調整人才晉用的方向。

更進而反映到學校教育體系,MBA教育的內涵也在

質變,全球知名管理學院,例如麻省理工學院的史隆

管理學院,就與美國知名設計學府羅德島藝術學院合

開設計課程,把美學與設計納入新的課程規畫。在台

灣,政大EMBA教育也把戲劇課程引入。

最後,影響到家庭教育。現在,父母對於子女藝術教

育的重視更甚於以往。新富之後,台灣中產階級以上

的家庭,爭先送小孩學鋼琴、小提琴、繪畫,於是,

從小修藝術學分成為另一門競賽,彷彿生產線上的按

表操課,製造出美。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忽略,「美」

是感受力的啟迪 ,不能考試、也不能拿學分、無關競

賽。

電影大導演楊德昌回述自己的美感啟迪,竟是源自於

「父母的眼中都是些無聊的閒事——畫漫畫」。他在

一九六五年考上交大控制工程系時,全家都相當高興

。但他最大興趣是想念建築系,因為他很愛畫畫,因

此求學過程瀕臨輕度精神崩潰的邊緣。一個美國電機

研究所畢業的學生如何在父母的壓抑下,發展出日後

的藝術創作力?他說,私底下他熱中看漫畫,也喜歡

畫漫畫,一套套的畫,甚至興奮的配音。他說,這和

打麻將之類的消遣,最大不同在於,這是在築一個夢

、築一個嚮往,一種對於更美好世界存在的信心與期

待。

一個有感受力的電機碩士,如楊德昌,即便在自我摸

索的漫畫世界中,也能發展出日後的國際藝術格局。

反之,忽略感受力的培養,即便「製造」再多的美感

,不過就是一名日後的藝匠。

走過經濟起飛的上一代,台灣社會才起步學習如何累

積美感存摺,但累積美感的過程就像是堆金字塔。蔣

勳認為:「美的本質就是創造力。」美感教育不該當

作知識累積,應該當作感覺,從生活中發酵,等待一

顆顆蘊藏美感的種子發芽。

 

音樂洗禮 讓葛林斯班敏感又思考縝密

當豎笛碰到年輕時代的央行總裁,會碰撞出什麼關係?

這個問題,可以問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央行總裁葛林斯

班(Alan Greenspan)。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班,六十年前只是一

個音樂系科班生,在美國茱利亞音樂學院,念爵士及

巴洛克音樂,彈鋼琴、吹豎笛,還巡迴演出。但現在

,他的一字一句在全球金融市場動見觀瞻,左右著全

球國際資金的流動。

爵士樂和利率政策有什麼關係?葛林斯班曾經加入過

的樂團經理賈蒙特(LeonardGarment)認為,葛林斯

班音樂素養和短暫樂團生涯對他一生留下深遠的影響

,因為,在文化層面上,偉大的爵士樂家就像數學家

一樣,他們看似繁複,卻相當即興,並且訓練有素,

能構想並演奏出結構完美、無比複雜卻優美動聽的樂

曲。

一九七四年任命葛林斯班擔任總統經濟顧問理事會主

席的美國總統福特,則認為葛林斯班跟樂團巡迴跑江

湖時,讓他廣泛接觸人群,培養出他對民間情緒的靈

敏感受力,而利率決策不可或缺的就是判斷各種風向

的敏感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2ki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